离者,死。湿气胜,则如熏黄而晦。
若发汗,若下之,病仍不解而烦躁者,茯苓四逆。尺寸俱微缓者,厥阴受病也。
前云正阳明病,本经风盛气实,脉亦沉实有力者,因邪热传入胃腑而有燥屎。中暑,脉虚而伏,身热面垢,自汗烦躁,大渴毛耸,背恶寒,昏倦身不痛,与伤寒诸证大不同矣。
盖有诸中,必形诸外。若自汗而小便数者,虽有表证,又不可用桂枝,太阳病,小便自利,以饮水多,心下悸,茯苓桂枝、茯苓甘草汤。
有湿,皆虫证。未经下者,非结胸也。
阳脉洪大,病患昏愦,先红后赤者,斑也。表未解而心下妨闷,曰支结,柴胡桂枝汤;胸胁满而微结,小柴胡汤加干姜、牡蛎。